2008年4月26日 星期六

北海岸單日破百

自行車 / Voodoo Bantu

測量器材 / Garmin Forerunner 305 GPS with GSC 10 轉速感應器



日期 / 20080426

距離 / 100.8公里

時間 / 5:29:27 (含休息停留時間)

天氣 / 晴

氣溫 / 攝氏28度

成員 / 我



北海公路 (金山).jpg



原來計畫要騎西濱公路到桃園觀音,不過出發之前才從女友那裡得知西濱公路有很多工程正在進行的消息,臨時改變主意來騎北海公路。自上次烏來-內洞騎乘之後, 便計畫著這一次要把距離拉長到100公里,並打算在6個小時內騎完。早上7:57從家裡出發,從天母經石牌轉承德路,接著走大度路到關渡,轉入2號省道, 往淡水方向挺進。



登輝大道入口



早晨8:33抵達登輝大道入口,開始往三芝的爬坡路段,這段路大多是長距離的緩坡,爬坡的時候我採取70~75rpm的踩踏轉速,碰到下坡就盡量加速,累積下一個坡的慣性轉速,雖然沿途要停紅燈,整體速度不算太快,但也可以保持將近20km/hr的平均速度。



三芝鄉地界



來到三芝所花的時間是1小時06分,騎乘距離是22.58公里;過了這裡,就可以看到海了。長距離的上坡差不多結束了,接下來的路況大多是短距離的起伏,北海公路的路面維持得很好,所以騎來頗為順暢,速度也還可以維持,早晨的公路很安靜,只有自己踩踏的呼吸聲,感覺相當不錯。



佛朗明哥觀海大橋



佛朗明哥觀海大橋



佛朗明哥觀海大橋



在三芝路邊看到一座造型特別的藍色陸橋,上面畫著魚和海豚,走近一看,原來這座橋叫做 "佛朗明哥觀海大橋" 怪怪,真不知道這名字怎麼來的,不過圖案畫得還不錯啦...。



過了三芝進入石門,就是有名的跳石海岸,不過去程的時候海岸線在左邊,就沒有多停留,打算回程的時候再來拍攝海岸的各個景點。



核一廠廢水排放口



核一廠廢水排放口



10點鐘左右,來到十八王公廟附近的核能一廠,雖然看過很多次,還是忍不住在陸橋上停下來,拍了一下廢水排放口的照片,到現在還是搞不清楚為什麼水的顏色會這麼不一樣?



法鼓山叉路口



法鼓山叉路口



上午10點24分,已經接近金山鄉,先看到的是法鼓山標誌的石雕,稍微停一下,拍張照片。今天天氣相當好,才10點多,氣溫就很高了,還好早上出門前有徹底地塗抹防曬乳液,不然這麼強的陽光,絕對會被晒傷,還是趕快繼續,早點往回騎吧。



陽金公路叉路口~50公里折返點



陽金公路叉路口~50公里折返點



上午10點30分,碼表提示騎程距離達到50公里,再騎1分鐘,就來到陽金公路的入口,今天就騎到這裡,休息一下,補充食物和飲水,接下來就往回騎了。



折返點資料



迴轉騎到對面的7-Eleven,把車停到店前的騎樓下,看一下碼表,距離為50.09公里,騎乘所花的時間用了2小時33分。



在折返點碰到的車友,清一色是公路車



這裡是許多車友休息的地方,我也順便拍了一張照片,今天出現的清一色都是公路車。上午10點45分,開始往回騎,依照前半程的速度來看,大約下午1點多就可以回到家。



可以借廁所的7-Eleven



回程先慢慢起步,緩和已經開始有點緊繃的肌肉;大約5分鐘車程的地方,還有一家大型的7-Eleven,這裡有停車場、提款機、廁所和City Cafe,於是轉進去上個廁所,買瓶寶礦力補充,順便幫這家店拍了幾張照片...。



可以借廁所的7-Eleven



7-Eleven City Cafe



Voodoo Bantu 休息中...



休息到11點再度出發,氣溫已經超過28度,開始有悶熱的感覺,腳部肌肉的力量明顯減弱,速度無法和早上一樣快,所以只好快一段、慢一段的騎,所幸今天路上的車友不少,可以互相激勵,並輪流擋一下風,讓速度不至於掉太多。由於回程貼著海岸騎,所以拍照也用了比較多的時間,受到氣溫上升的影響,上坡騎起來覺得又熱又慢...。



路上遇見的公路車友



石門洞景點



11點33分來到石門洞景點,腳痠,停留休息一會,並拍幾張照片。



石門洞景點



石門洞景點



隨著距離的增長和溫度居高不下,我的速度一直拉不起來,只能用低齒比和高轉速來爬坡;這時候肌肉疲倦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加上臀部既痠且痛,在座墊上也覺得坐立不安,所以看到路邊有景色出現,乾脆就趁機休息兼拍照,稍微緩和一下臀腿的壓力。



石門



石門



石門



好不容易又回到三芝淺水灣,在著名的飛碟屋遺跡前,不能免俗的拍了兩張照片。



淺水灣飛碟屋遺跡



淺水灣飛碟屋遺跡



回程從金山騎到三芝這一段,感覺相當漫長,似乎怎麼騎都騎不完,一直到總距離超過80公里之後,肌肉的力量似乎如迴光返照般再度出現,速度才又慢慢提升起來。離開三芝之前,突然看到路邊有一幅Che Guevara的壁畫,前面又圍著鐵絲網,感覺是一幅很好的攝影構圖,於是拍下了今天行程中的最後一張照片,再來就要專心回家了。



路邊的 Che Guevara 壁畫和鐵絲網



接下來進入淡水郊區,車輛開始變多,我強打起精神,集中注意力在路況上,並在車陣中小心穿梭。此時騎乘距離已經超過90公里,心情上開始感受到即將完騎的興奮, 但是肌肉的力量似乎已經用盡,最後要爬上關渡的上坡,竟然搞得呼吸紊亂,差點騎不上去,爬到頂點之後趕快停下來喘口氣,將水壺裡剩下的最後一點水喝完。距離剩下5公里左右,來到大度路,遭遇到很強的頂風,速度一下子掉到15km/hr以下,此時已經沒有力氣硬拼,只好放慢速度輕踩,緩緩的走完這一段開闊地 形。進入石牌之前,一位騎Giant XTC的車友出現在我前方,我立刻躲在他身後讓他幫我擋風,這麼一來速度竟然還可以超過20km/hr,真是感謝他的幫忙。不久轉入狹窄的石牌路,車陣擠得整條路水洩不通,反正我也蠻累了,就在車陣中慢慢前進,最後的中山北路七段上坡,終點就在眼前,心情相當輕鬆和開心,但是這時候右大腿竟然突然繃緊,有一種快抽筋的感覺,我趕緊用輕齒慢踩,以保持平衡為主,完全不求速度,忍著興奮的心情,專心地慢慢前進,還好最後順利回到家,沒有抽筋;謝天謝地,我騎完100公里了;碼表顯示總距離是100.8公里,耗時5小時29分 27秒。檢視自己騎乘後的狀態,腿部肌肉很痠,但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臀部和手掌發麻,尤其是臀部壓在座墊上的兩個施力點整個麻掉,過了幾個小時之後,感覺才逐漸恢復正常,看來座墊和手把有機會還是要換。有了這次經驗,下次騎長途的時候可能要在前半程多留些體力,以免後半段氣力耗盡;另外,出發時間還要再提早,避免日晒過久消耗過多的能量。



檢視碼表上的資料,這趟行程消耗了4117卡熱量,心想會轉換成多少體重呢?洗好澡後直接去量體重,出發前我的體重是66公斤,現在只剩下63.5公斤, 哇,騎單車的運動效果真不是蓋的,接下來,我要去好好補充一番了。

2008年4月22日 星期二

體驗重力的恐懼--內湖運動中心攀岩場試攀

4/19下午到新建中的內湖運動中心攀岩場,幫忙負責岩場承包工程的朋友蛋頭,檢查岩壁上安裝的岩點,順便體驗了一下這座號稱全台最難的人工岩場,也讓我重新體驗了已經很久沒有在攀岩上感受到的恐懼感...。 話說我和蛋頭是在佳姿101健身中心認識的,當時他也是岩場的承包商,而我則是攀岩區教練。他是國內攀岩的老前輩,所以這次能夠有這個機會,我自然不會放過;中午過後就騎著單車前往岩場,因為我是第一次去,所以沿著瑞光路慢慢尋找,到了台北花市之後,遠遠就看到港墘路方向有一座高聳突出的岩塔,我想就是它了,高度真高呀,大老遠就可以看得見。等到走近了,更覺得它的巨大,垂直高度15公尺,外傾的岩壁向外伸出超過11公尺,媽呀,懸垂距離這麼長,這怎麼爬呀!

內湖運動中心攀岩場
15米高的岩牆,讓人肅然起"驚"...


內湖運動中心攀岩場
突出部特寫,只是看就讓人手心冒汗...


等到繩伴恩至和蛋頭來到之後,大家討論一下路線設計的狀況與攀登的注意事項,就開始熱身上攀,剛開始先從右邊較簡單的速度賽路線開始,找到幾個鬆動點之後,初步並沒有發現其他問題,接著就開始試攀主路線,恩至的攀登能力是今天在場的眾人中最強的,而且之前已經爬過這條路線,所以便由他擔任先鋒攀登的角色,我則幫他確保。果然恩至也不負眾望,一路穩步挺進,直到突出部的前緣才喊了第一次的take,看來下次他應該就可以完攀了。

恩至架好繩索後,接下來輪到我,考量到我出差剛回台,之前疏於練習,對路線也不熟悉,所以第一次試攀就以top roping的方式進行,以策安全。由於不用自己掛繩,所以我很順利的爬上11米高的突出部下緣,從這裡轉頭往外看,靠,前面這一段懸垂的岩壁真的很長,竟然連邊都看不到呀!原來蛋頭在設計岩壁的時候,在突出部中央設計了一個倒掛的三角形,爬到這裡要懸空往下爬,到三角型底部後再懸空轉身往上;怎樣,是不嚇死人不甘心嗎?我才爬出突出部兩步之遠,腳就呈現懸空狀態,只剩兩隻手抓住岩點,這時趕快用Figure 4的姿勢,把左腳掛入右手臂彎之中,才把身體再抬起來,可是就這幾秒鐘的時間,前臂就已經完全充血僵硬,整個身體感受到強烈的地心引力,感覺隨時都會墜落,轉頭往下一瞥,離地還真遠,而前方倒掛的岩壁,仍然是漫漫長路,朝下的背部整個透空的感覺,讓我寒毛直豎,身體僵硬無法繼續移動,只好先叫take,要恩至收緊繩索,先讓我掛著休息一下。休息了大約2分鐘,力量和心情稍為平復,再開始繼續攀登;用Figure 4的姿勢,伸長左手抓住倒三角外側上方的岩點,終於渡過這個難關。體驗過毛骨悚然的倒三角凹洞之後,似乎也沒那麼害怕了,想說就慢慢來,爬幾步休息一下,以龜速緩緩移動到突出部前緣,接著使勁翻上最後的直立壁,此時往下看,我好像在雲端一般,腳下空無一物,地面上的起攀點已經離我好遠好遠,花了半個多小時,我終於有點狼狽的掙扎著攀上完攀點,爬完了這條漫長又令人驚恐的路線。

回到地面之後,向蛋頭報告心得,第一句話就是說:好難呀!只見蛋頭輕描淡寫的說:多爬就好了嘛...。什麼嘛,一付事不關己的樣子,是你設計的岩場耶!不過爬完之後,現在仔細回想攀登當時的感覺,除了路線長、角度超大之外,岩點還不至於太刁鑽,抓握起來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指力的需求不算嚴苛,主要是要有如猿猴般強而有力的前臂,才能走完這麼長的路線。當然,對於暴露感的適應與心理的建設也是必須的,否則看到這麼長的懸垂距離,還沒爬就先腳軟了。我想,接下來的訓練重點,就朝著登上內湖岩場為首要目標;蛋頭老大,讓你再得意一陣子,給我等著吧。

內湖運動中心攀岩場

內湖運動中心攀岩場

內湖運動中心攀岩場

內湖運動中心攀岩場


Photo by courtesy of elena_jc_lin


Photo by courtesy of elena_jc_lin


Photo by courtesy of elena_jc_lin


Photo by courtesy of elena_jc_lin


Photo by courtesy of elena_jc_lin

2008年4月18日 星期五

單車通勤

單車上班騎乘路線 My bicycle commute route
距離/ 9.96公里
時間/ 33:55

唸國中和高中的這六年,我都是騎單車上學的,想來那段自由自在的日子裡,父母供應一切所需,每天飯來張口、茶來伸手,除了讀書之外,就是到處運動打混,等著趕快長大。轉眼20幾年過去,不確定自己有沒有長大,但可以確定的是樣子老了不少,現在再度騎著單車通勤上班,竟讓我想起從前騎單車上學的日子。從前騎的是鐵架的單速老鐵馬,現在已經進化到鋁合金車架的Voodoo Bantu;當年懵懵懂懂的青澀少年,現在則變成灰髮的歐吉桑,單車科技日新月異之際,歲月也是毫不饒人啊。現在的生活雖然不再需要每天讀書應付考試,但是除了工作之外,還是到處運動打混,看來我過的日子並沒有改變多少,騎單車上班,讓我回到過去。

早上7點準時從家裡出發,路上車子不算非常多,大部分機車族還沒出門,所以空氣狀況還可以忍受;因為前面這一段路大部分是下坡,所以我把速度控制在25km/hr以上,今天中山北路上的側風很強,右邊突來的陣風幾次把我吹向快車道,到了劍潭附近變成頂風,乾脆放慢腳步慢慢騎,速度降至20km/hr左右,然後轉彎跨過承德橋。到承德路車輛數目明顯增加,尤其是走進民權東路之後,可以感覺身旁的機車變多了,所幸這時已經快到公司,過松江路後迅速轉入巷子內,逃離漸入尖峰的車陣,來到公司門口,和警衛打聲招呼,接著走樓梯扛車上9樓,來到空無一人的辦公室,第一個到公司,其實感覺蠻不錯的,開燈、到廁所換好衣服,準備展開一天的工作囉。

DSC_9658
安全帽、手套、心跳帶和我辦公桌旁的銅錢草

DSC_9655
靜靜待在辦公室等下班的 Voodoo Bantu

2008年4月6日 星期日

單車軌跡--天母-烏來-內洞 (來回)

自行車 / Voodoo Bantu
測量器材 / Garmin Forerunner 305 GPS with GSC 10 轉速感應器
日期 / 20080406
距離 / 84.16公里
時間 / 4:40:26 (不含停留時間)
天氣 / 晴
氣溫 / 攝氏27.9度
成員 / 阿嬌、劉導、世忠、時思、偉程、我

天母-烏來-內洞 (來回).png

原來以為天母-烏來-內洞來回可以達到100公里,不過實際騎乘下來發現只有84.16公里,單日破百,等下次囉。

早上五點半就起床,慢慢梳洗、澆花、吃早餐、整理裝備,準備開始今天的騎乘;6:31從天母出發,前段順便測試上班騎車的路線,走中山北路,過劍潭後轉承德路,到民權東路左轉,騎到松江路再右轉,到松江民生路口按下分段計時,距離是9.75km,耗時25分36秒,預計實際騎乘的時候,大概再多個10~15分鐘吧,應該會比坐公車快一點。續走松江路,再接新生南路,到底之後左轉羅斯福路,一路騎到新店,7:44左右抵達新烏路,累計距離22.98公里,耗時1:13:40,比我預計的時間早了快20分鐘。接著開始尋找集合地點摩兒咖啡,打電話跟偉程確認位置後,找到尚未開店的咖啡館,就在這裡等其他隊友來到。偉程和時思接著開車抵達集合點,幫他們卸下單車,組裝好之後其他人也陸續到達,約8:25分整隊出發,世中騎著M1一馬當先,沒多久就甩開其他人獨走去了,我和其他隊友慢慢前進,因為阿嬌、劉導和時思都是第一次騎這條路線,所以還是先觀察他們騎乘的狀態,以確定沒有問題。從摩兒咖啡騎到烏來風景區入口,花了1:01:23,除了劉導在途中落鏈一次之外,其他人都順利騎到烏來,狀況算是不錯。在此歇息拍照之後,隨即進入烏來風景區的商店街,轉往內洞方向前進。

從烏來往內洞這一段路,是這趟旅程中風景最漂亮的地方,沿途有覽勝大橋、烏來瀑布、台車站等景點,天氣回暖後,路旁鮮花一路盛開,騎起來相當舒服,由於上次來的時候氣候不佳,所以今天就多拍了一些照片,大家速度也放得比較慢,一面拍攝合照、一面欣賞沿途美景。從烏來風景區入口到信賢步道的昇龍瀑布距離是5.01公里,我們用了將近46分鐘完成,昇龍瀑布今天也是門庭若市,熱鬧得很,除了偉程和我之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來,大家興高采烈的拍照留念,流連忘返,不過我看時間接近11點,太陽越來越烈,補充一條巧克力棒之後,就催促大家動身往回走,並提醒大家中途盡量不要停留,等回到摩兒咖啡再吃午餐。

從昇龍瀑布回到摩兒咖啡大約將近18公里,我預計12點多一點應該就可以騎完。再度出發之後,世忠還是一馬當先,轉身不見蹤影,我也逐漸加快速度,想趕快回到咖啡館開飯,在下坡路段跑出50.2km/hr的最高速度。騎了一段路,世忠竟然從後面趕上,原來他老兄走到高繞路線,騎到烏來環山路山頭再下來了,途中還像學渡在東山路的遭遇一樣,在下坡轉彎時摔了車,這真是短軸距的M1的宿命呀!看他小腿雖然在流血,但速度還是一樣的快,我想傷勢應該不嚴重吧,果然過不了多久他就又消失在道路盡頭了。12點剛過,我也來到新烏路出口附近,由於跟在兩位公路車友的身後,所以一不小心就衝過了頭,只好再折返回到摩兒咖啡,今日累積里程達到58.62km;和世忠先點好了午餐,隨後偉程也到了,再過沒多久,全員到齊,開飯時間到,大快朵頤吧。

吃完飯後,偉程和時思已完成今天的騎乘,阿嬌和劉導要回新店站坐捷運,世忠和我則騎車回家。我還有大約23km要走,至少要花一個小時以上,不敢掉以輕心,上路後保持20km以上的時速行進,無奈今天回程路線上,全程都是頂風,騎起來相當吃力,我改騎羅斯福路轉中山南北路,進入市區後紅綠燈變多,所以平均速度也受到明顯影響,加上逆風的狀況一直沒有改變,坡度又是上坡,速度只能勉強維持在16~18km/hr左右,中山南北路的距離較短,從咖啡館回到天母的里程是22.27公里,竟花了1:23:59,下午2:20回到天母。

回到家的情況是,腿部肌肉雖然沒有很痠,但是由於使用很久的老爺座墊已經失去彈性,臀部周圍整個麻掉,回家洗完澡之後血液循環才慢慢回復,看來想要單日騎乘100公里,座墊還是要換新比較好。不過值得高興的是,我原本擔心長距離騎乘時,膝蓋強度不夠和小腿可能抽筋的兩個問題都沒有發生,而且大小腿肌肉幾乎不會痠痛,連自己都覺得很意外;看來,兩條腿已經準備好單日破百了;屁股,你要再加油呀。

DSC00308.JPG

DSC00313.JPG

DSC00317.JPG

DSC00318.JPG

DSC00322.JPG

DSC00326.JPG

DSC00328.JPG

DSC00330.JPG

DSC00332.JPG

DSC00333.JPG

DSC00334.JPG

DSC00337.JPG

DSC00338.JPG

DSC00340.JPG

DSC00345.JPG

DSC00349.JPG

DSC00352.JPG

DSC00354.JPG

DSC00357.JPG

DSC00359.JPG

DSC00362.JPG

DSC00367.JPG

DSC00368.JPG

DSC00369.JPG

其他相關圖片網址 http://www.flickr.com/photos/jaspersee/sets/7215760383039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