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1日 星期四

東京時空交錯

東京時空交錯
文 / 攝影 周治平

五光十色的霓虹燈、磨肩擦踵的地鐵人潮、與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可能是大多數人對東京的第一印象,然而這次我的東京採訪經驗,卻彷彿在時間走廊上足足倒退了四十年,為什麼這麼說呢?不同於以往走在流行潮流前線的採訪題目,我一頭鑽進了東京的老街、坂道與傳統市場,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古意盎然的東京。不論是有樂町與銀座的橋下居酒屋、谷中銀座的傳統市街、本鄉炭団坂玩耍的自來貓、或是神樂坂上的古剎善國寺,眼下的景觀就像懷舊日劇中的情景一般,活生生的重演五、六○年代的市井人生,我不禁懷疑是否走入了時光隧道?

對一個擁有千萬人口、求新求變的大都會來說,保存傳統的生活元素應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在這裡,卻有不少人願意以昔日的步調來過日子,對我來說是個難以形容的現象,想想看,如果今天你穿了一件唐朝的古裝,出現在台北東區街頭,應該會引來不少側目的眼光、甚至會有人認為這應該是在拍戲吧;但是換個場景,在銀座市中心穿著優雅和服的年輕女性,卻與身後的摩登街景形成一股不可思議的協調,要問我為什麼會這樣,我也不確定到底是什麼原因,只能說,這就是日本、這就是東京吧。

原來,日子也可以這樣的過;到四十年前的東京看看吧,就在今天。


周治平
暱稱 Jasper
經歷 墨刻出版有限公司攝影組長,今年邁入第三年
願望 不要有人再問我「你的願望是什麼?」



Kawasaki, Kanagawa, Japan

2007年6月20日 星期三

加拿大亞伯達省之旅4--湖光山色中尋找靈秀之氣

加拿大亞伯達省之旅4--湖光山色中尋找靈秀之氣
文 / 攝影 周治平

這次的亞伯達省之旅,很巧合的是,包括領隊、團員、以及在加拿大定居的導遊兼司機,所有參加的成員全部都是民國五十年代出生的,也就是所謂的「五年級」生,由於大家的成長背景都很相似,聊起來自然也特別投契,關於年少的記憶,無論是飲食、遊樂、求學、興趣等話題,無不一股腦地在旅途中被翻箱倒櫃似的挖了出來;而其中聊得最多的,莫過於音樂、電視和電影了,記憶中,那是一段校園民歌、港劇與經典電影相互交織的歲月,而徜徉於亞伯達省美麗的湖光山色之中,此情此景,不由得讓人想起了當年經典港劇楚留香的主題曲,正所謂「
湖海洗我胸襟,河山飄我影蹤;雲彩揮去卻不去,贏得一身清風」;眾人的內心,在漫無邊際的想像空間裡,似乎也被亞伯達的碧綠湖水洗滌一清,重回那個青澀又狂放的八○年代了。

亞伯達省受到冰河地形的影響,擁有許多美麗的湖泊,絕對是那種不去就會後悔的地方;其中著名的景點如班夫國家公園 (Banff National Park) 的露易絲湖 (Lake Louise)、
夢蓮湖 (Moraine Lake)、微米裡翁湖(Vermillion Lakes) 、傑士伯國家公園 (Jasper National Park) 的瑪琳湖 (Maligne Lake) 、佩投湖 (Peyto Lake) 、弓湖 (Bow Lake) 、巫藥湖 (Medicine Lake) 、派翠西亞湖 (Patricia Lake) 與傑士伯公園木屋飯店 (Jasper Park Lodge) 旁的波瓦湖 (Lac Beauvert) 等湖泊;在連續的幾天中,走訪了數座代表性的湖泊之後,或許是吸收了天真地秀、日精月華的關係吧,整個人的靈秀之氣似乎也提升了那麼一點。獨自佇立湖畔,遠眺萬頃碧波,遠山層巒疊嶂,眼前天地似我所有,俗世間的繁華,怎麼能不像天上的浮雲呢?剎那間,我也想輕輕揮揮衣袖,彷彿古代的俠士一般,瀟灑的拋出一句「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露易絲湖 (Lake Louise)
座落在標高1731公尺高的山裡,露易絲湖是由維多利亞冰河融化而形成,湖水的溫度相當低,即使是夏季,水溫仍只有 4℃,當地印地安原住民稱之為 "Lake of Little Fish",意思是「沒啥魚的湖」。由於夾帶許多礦物結晶微粒,在陽光的反射下,湖水隨光線深淺,閃耀藍綠色澤,亦有翡翠湖或洛基山脈的藍寶石之美稱。西元1884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將心愛的女兒露易絲公主(Louise Caroline Alberta ),下嫁加拿大總督。總督為了表示對露易絲公主的摯愛,便將這個風景絕美的湖泊,取名為「露易絲湖」;而亞伯達省(Alberta ) 的名稱,也是因露易絲公主之名而來。

弓湖 (Bow Lake)
弓湖是冰原大道 (Icefield Parkway) 上的一座中型湖泊,有著湛藍的水色與平靜的湖水,天氣晴朗的時候,倒影就像鏡子一般的清晰,由於弓湖的位置就在公路旁,過往旅人都會在此駐足停留,因而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景點。弓湖是弓河 (Bow River) 的發源地,弓河是班夫國家公園內最長的河川,長度為645公里,因早期印地安人取附近的松枝作為製作弓弩的材料,因而得名。自弓湖發源後,弓河流經班夫鎮與卡加利市,最後在亞伯達南部注入南薩斯卡其萬河 (South Saskatchewan River) 。

瑪琳湖 (Maligne Lake)
瑪琳湖是洛磯 山脈中最大的冰河湖,也是世界地二大冰河湖,形狀成狹長形,南北長達22公里,東西寬約1公里。位於湖南側的精靈島 (Spirit Island) ,是整個湖景的精華所在,雖然它只是一座長了幾棵松樹的小島,但是搭配上碧綠的湖水與殘雪的遠山,就產生了畫龍點睛的絕佳效果,讓人忍不住沈醉其中。 Maligne 在法文中是「險惡」之意,由於瑪琳湖的湖水深達97公尺,看起來深邃飄渺,早年法國皮毛商人在此渡湖時屢遭不測,讓他們對這座湖泊心生畏懼,因而將它取了個「險惡之湖」的名字。

波瓦湖 (Lac Beauvert)
波瓦湖位於傑士伯國家公園內著名的傑士伯公園木屋飯店旁,整個飯店就是依著湖岸所建造; "Beauvert" 是法文「碧綠色」的意思,拜飯店的高級檔次所賜,這裡總是保持著靜謐安詳的氣氛,在此住宿的旅客可以循著環湖步道散步健行,而最佳的時刻是破曉時分。黎明時的湖水波平如鏡,遠山和倒影在晨曦中慢慢由湛藍變為粉紅,最後綻放出耀眼的金黃色澤,運氣好的話,還可以見到早起的野生動物在身邊流連,與你並肩見證大自然的絕妙神彩;此時心中的雜騖已然遠去,深藏的靈性也在同時與自然美景一同浮現,隨著湖水多端的顏色變化,我似乎也變得更有氣質了。

     楚留香

曲︰顧嘉輝
詞︰黃霑/鄧偉雄
唱:鄭少秋

湖海洗我胸襟 河山飄我影蹤
雲彩揮去卻不去 贏得一身清風

塵沾不上心間 情牽不到此心中
來得安去也寫意 人生休說苦痛

聚散匆匆莫牽掛 未記風波中英雄勇
就讓浮名 輕拋劍外 
千山我獨行 不必相送 
啊 獨行不必相送
圖片說明


露易絲湖 (Lake Louise)


弓湖 (Bow Lake)


瑪琳湖 (Maligne Lake)



波瓦湖 (Lac Beauvert)

2007年6月19日 星期二

加拿大亞伯達省之旅3--一頂牛仔帽的誕生

加拿大亞伯達省之旅3--一頂牛仔帽的誕生
文 / 攝影 周治平

牛仔文化是卡加利市的一大代表象徵,而各種帥氣的牛仔行頭中,最醒目的品項,大概要算是牛仔頭上戴著的牛仔帽了。牛仔帽不但能提供牛仔頭部的保護與遮陽效果,最重要的是戴上牛仔帽之後,人也變得更加帥氣性格了;畢竟長年在外忍受風吹日晒、辛苦工作的牛仔們,總要有一頂像樣的帽子吧,至少電影裡都是這樣演的,所以我想這可能是牛仔帽重要的價值吧。話說回來,牛仔帽在卡加利也是一件受歡迎的禮物與贈品,尤其是白色的牛仔帽,在此更是對來訪貴賓表示尊崇的象徵,如英國首相湯尼布萊爾 (Tony Blair) 、好萊塢巨星凱文科斯納 (Kevin Costner) 、以及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華洛第 (Luciano Pavarotti) 等名人,都曾在蒞臨卡加利時獲贈白牛仔帽;所以如果在卡加利旅行的時候,收到一頂白色牛仔帽的禮物,就表示你是一位相當受到歡迎的人喔!

一頂牛仔帽的製作,有著繁複的工法,為了了解牛仔帽的製作過程,我們特別走訪了卡加利最著名的 Smithbilt 製帽廠,一窺牛仔帽從無到有的奧祕。 Smithbilt 製帽廠由 Morris Shumiatchar 創立於1919年,至今已有88年的歷史,公司創立當時的資本額只有300元加幣。而第一頂著名的白色牛仔帽,則是出現在1946年,當時它還只是一頂普通的白色牛仔帽而已。到了1949年,當時的市長 Don Mackay 在一次宣傳卡加利市的活動中,捐出了一頂白色的 Smithbilt 牛仔帽,從此白色牛仔帽便成為贈送來訪貴賓的禮物。一直到今天,白色牛仔帽仍是卡加利牛仔節 (Calgary Stampede) 與卡加利市的象徵,而饋贈白色牛仔帽的傳統,也在卡加利人之中繼續的傳承著。

Smithbilt 的牛仔帽,至今仍然採用傳統的製作方法,大部分的步驟均為手工製作,帽子的質料大多為羊毛或獸毛,也有部份採用帆布或草編;其主要步驟如下:
  1. 塑型 Blocking / 將如同麵餅一樣的帽胚在模子裡以高壓蒸汽壓出帽冠與帽簷的初步雛形。
  2. 壓模 Die & Saddle / 為了塑造典型的 Smithbilt 帽體,將帽子置於水力加壓的機具中,利用鑄模與鞍座塑造帽頂的凹摺與帽簷形狀。
  3. 定型 Jam Blocking / 用固定尺寸的模具將帽體擠壓成所需的尺寸,並用加熱的雙層鐵板燙平帽簷。
  4. 設定帽簷與帽冠 Crafting Brim & Crown / 根據不同帽型的標準或客戶需求修整帽簷與帽冠,此步驟大多數皆為手工製作,所以特別需要經驗老道的工匠、熟練的技巧與藝術的眼光來進行操作。
  5. 細部修整 Detailing / 完成定型作業之後,接下來是一連串的細部修整工作,包含吸汗帶、內襯、與帽體緞帶裝飾等手工作業,務必確保視覺上的完美與實際使用的舒適性。
  6. 清潔與檢查 Cleaning & Inspection / 出廠前的最後步驟是清潔與檢查,如果帽子沒有達到品管或客戶指定的要求,整個製作的過程會重來一次。通過最後檢查之後,一頂帥氣又舒適牛仔帽便正式誕生了。

目前 Smithbilt 仍是世界頂尖的牛仔帽廠之一,除了製作牛仔帽之外,Smithbilt 也致力於推廣西部文化的價值與傳統,讓世人了解西部牛仔除了耍帥之外,更有豪放不羈、懷抱叛逆與理想的深刻內涵。了解的牛仔帽的來龍去脈之後,再仔細端詳我手上的這頂廠商贈送的白色牛仔帽,看起來似乎也對它越來越有感覺了。

參考網址: http://www.smithbilthats.com/

圖片說明


初步塑型、尚未經過加工的帽體。


經過手工修邊的牛仔帽半成品。


出廠前最後的檢視工作,並再度用蒸汽調整帽簷的角度。


一頂帥氣的牛仔帽,將西部文化的精髓表露無遺。

2007年6月18日 星期一

攀岩的世界

凡是殺不死你的,將會讓你變得更強。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攀岩是一種自我追尋的過程,至少我自己一直這麼認為,一點一點的進步,只想看看自己可以到達什麼境界﹔在慢慢累積實力的過程中,感覺自己徐緩的進步,我覺得這個過程十分迷人。我想如果一個人突然增加數十年的攀岩功力,所有路線都如履平地,那應該會變的很無趣吧。

攀岩的樂趣,就在於要靠你自己一步一步的體驗,因為它不是一種從邏輯上去理解的運動,知道怎麼爬並不會讓你爬的更好,你一定要親身去攀爬才能體會。其中的奧妙與真義,還有待你我繼續去發掘探究,願與所有岩友互勉,共同一窺攀岩世界之堂奧。



Photo by the climbing companions of Jasper

加拿大亞伯達省之旅1--與自然野性的近距離接觸

加拿大亞伯達省之旅1--與自然野性的近距離接觸
文 / 攝影 周治平



加拿大是個自然景觀與野生動物資源都相當豐富的國家,加上加拿大人對於自然環境的保護一向不遺餘力,所以能夠在人類文明快速發展的情況下,仍然保持十分完好的自然生態。在亞伯達省洛磯山脈沿線,每當夏天的腳步來到,蟄伏於山林間的野生動物紛紛離開隱密的巢穴,在人們眼前展現牠們的絕美姿態;這個時候當然是觀察野生動物的最佳時機,著名的景點如班夫 (Banff) 、傑士伯 (Jasper) 、紅鹿島 (Elk Island) 等國家公園的區域範圍,常常在公路邊就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草食哺乳動物如大角羊 (Bighorn Sheep) 、騾耳鹿 (Mule Deer) 等,彷彿完全不懼怕人類一樣的悠閒進食,如果運氣更好的話,還可以看到更體積更大型的北美紅鹿 (Elk) 、黑熊 (Black Bear) 、美洲野牛 (Bison) 、甚至洛磯山脈的王者--棕熊 (Grizzly Bear, 又稱灰熊) ,豐富的自然生態景觀,讓人目不暇給,若說亞伯達是一座大自然的寶庫,我想一點也不為過。

對於來自於地狹人稠的台灣的我來說,能在近距離的情況下和野生動物四目相望,實在是一個令人振奮的美妙經驗,牠們的眼神直接而專注,目不轉睛的幾乎讓你屏息,此時四周的聲音似乎漸漸離你遠去,在這一個凝視之中,世界變成全然靜寂,你甚至可以感覺自己加速的心跳,那是最原始的生命躍動,喚起了深藏在潛意識之下的自然野性,此刻,自己彷彿也融入了自然之中,只有快門按動的捲片聲,在空氣中迅速的迴盪著。沒有人希望這一刻結束,直到牠翩然躍起,轉身離開你的視線,這時候,你才得以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回到人世的現實之中。定神之後再看看剛才拍攝到的畫面,一切似乎像是一場美夢般令人回味,讓人開始期待下一次與野性的再度邂逅。

除了野生動物之外,壯麗的自然景觀也是亞伯達的主要特色,六月時的山峰尚有殘雪,而地面的植被已經轉為翠綠,當陽光露臉的時候,藍天、白雲、綠地配上皚皚白雪與崢嶸嶙峋的洛磯山脈,這樣的畫面儼然是一幅天堂景致,典型的亞伯達風景畫面如瑪琳湖 (Maligne Lake) 中的精靈島 (Spirit Island) 、 哥倫比亞冰原 (Columbia Icefields) 、以及露易絲湖 (Lake Louise) 等,不論是湖光或者山色,都是令人讚嘆不已的極致美景,看過這些景色之後,讓我不禁對加拿大的自然環境與風光,有了更豐富的想像與更不捨的依戀。

圖片說明


出現在Miette溫泉區公路旁的騾耳鹿 (Mule Deer) 。

警戒中的美洲野牛 (Bison) ,攝於紅鹿島國家公園 (Elk Island National Park) 。


黑熊 (Black Bear) ,攝於班夫國家公園 (Banff National Park) 。

瑪琳湖 (Maligne Lake) 中的精靈島 (Spirit Island) ,景色如夢似幻。

加拿大亞伯達省之旅2--友善的國度、友善的人

加拿大亞伯達省之旅2--友善的國度、友善的人
文 / 攝影 周治平

加拿大是個十分友善的國家,加拿大人對外來的人也相當友善;記得我上次來亞伯達省的時候,只不過在車上隨口問了司機一句:「加拿大國歌怎麼唱?」,沒想到晚餐的時候,司機找了全餐廳的服務人員,到我的面前唱國歌給我聽,當時真是聽得我熱淚盈眶,久久不能自已。這次再度造訪亞伯達,已經是十年以後的事了,儘管物換星移,時光荏苒,但加拿大的人們依然友善如昔,臉上的笑容依舊,不論是卡加利牛仔公園熱情的女牛仔、艾德蒙頓牛排餐廳體貼的服務生、或是省立恐龍公園活潑的解說員,一切美好的事物似乎依然沒變,讓我不禁想大聲說:久違了,加拿大!

談到加拿大人友善的例子,我覺得和台灣最明顯的差別是,路上的車輛看到行人穿越馬路時,不管交通號誌是紅燈或是綠燈,永遠會讓行人先行,雖然導遊說,因為加拿大對於車輛肇事的處罰非常嚴厲,所以駕駛們開車總是十分謹慎。不過法律規範的只是外在的行為,駕駛人面對行人展現的笑容,我想是超越法律規範的。加拿大人內在心境的平和,我想是由於地廣人稀,人們渴望與他人互動的關係吧。我的工作常要拍攝當地的人物,加拿大人對於相機的反應,大多是微笑以對,然後問你從哪裡來,最後還會歡迎你來到加拿大,這樣的互動過程更讓我喜歡這塊土地,與土地上的人民。

台灣在某方面來看也和加拿大一樣,算是由移民組成的國家,但由於特殊的政治地位,使族群對立的情況一直未曾稍減,反觀加拿大,儘管也有族群間的矛盾,但是加拿大政府對於各族群固有文化的尊重,以及族群間關係的維繫,一直是加國政府施政的重點。加國所提倡的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對族群文化與其特殊性的保護,頗受世人稱道。正如加拿大的全民健康保險制度一般,加國的族群制度和政策讓許多外國人羨慕,並成為他國研究和仿效的對象,甚至許多移居加國的少數族群、尤其是近代遷入的弱勢新移民,也對此讚賞有加,由此可見加拿大在族群政策上的成功。撇開政治的因素, 對於旅人來說,感受到來自當地人們的笑容與歡迎,旅途的緊張感也會隨之消失,而不知不覺融入當地的生活步調與情境。我想,加拿大就是這麼一個能夠讓人放鬆與融入的地方。

加拿大國歌的英文歌詞與中文翻譯大意如下:


O Canada! Our home and native land!

True patriot love in all thy sons command.

With glowing hearts, we see thee rise,

The True North strong and free!

From far and wide, O Canada,

We stand on guard for thee.

God keeps our land glorious and free!

O Canada, we stand on guard for thee.


啊,加拿大!我們的家園與故土!

妳的子民對妳充滿愛國熱情!

我們以熾熱的心凝望著妳的升起,

這一片強大而自由的北方土地!

啊,加拿大!無論身處何地,

我們必捍衛妳。

上帝保守我們的祖國輝煌與自由!

啊,加拿大!我們必捍衛妳!


加拿大國歌相關網址


加拿大國歌mp3試聽


圖片說明



卡加利牛仔公園的女牛仔 Lindsay



艾德蒙頓 Murrieta's Bar and Grill 餐廳的服務生 Amy


省立恐龍公園解說員 Brian